备受瞩目的上海博物馆“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收官在即,这场声势浩大的现象级展览的成功秘诀何在?幕后又有什么精彩故事?
这场年度特展倒计时之际,由上海博物馆编、译林出版社出版的新书《金字塔在中国:古埃及文明大展炼成记》面世,将于8月11日19时在上海博物馆“168小时嘉年华系列活动”现场发布,还将于8月13日亮相2025上海书展主会场。
新书封面
从尼罗河到黄浦江,一场跨越3000多年、8000多公里的双向奔赴,788件珍宝与观众395天的相聚。“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以13个月260万观众、7亿元收入的成绩,创造了全球文博界新纪录。《金字塔在中国:古埃及文明大展炼成记》由上海博物馆编,馆长褚晓波担任主编,新华社记者孙丽萍撰文。全书共分七章,“破局:法老的召唤”“进击:入埃及记”“挑战:超级大展诞生”“蜕变:埃及展还有多少种可能”“共赢:登上金字塔之巅”“终章:奇迹终将成真”和上博领导的访谈录。14万字的记述覆盖了展览运营全程,对前期选题商定、幕后筹备、谈判、冲刺、开幕等都进行详细记录。
大展海报
书中写道,去埃及考古,要一层层“通关”,首先要申报考古地点,经埃及最高文物委员会“原则同意”;其次,要填写复杂的申请表格;最终还需要埃及国家安全部门授予安全许可证。古埃及文物浩瀚,如何选一块考古的“风水宝地”,让中国学者大伤脑筋,最初看上了尼罗河畔的一块三角洲,随后是一处神庙遗址……举棋不定之际,隔天就被告知——神庙考古项目已被另一支外国考古队捷足先登。最后,中国学者决定发挥所长,提出了新的建议:用高科技手段对发掘出来的古埃及文物进行360度扫描、记录、整理,以中英阿三种文字出版发行并建立文物数据库,向全世界开放共享。这些“共赢”提议一下子打动埃及方面,让他们为文物来华打开“绿灯”。
上海博物馆展厅
“最近短短十年间,中国的博物馆已经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速度真的像火箭一样。现在反而是外国同行更羡慕我们。不知不觉中,轻舟已过万重山——上博,只是中国博物馆行业高速的、超越式发展的一个缩影。”上博馆长、主编褚晓波在书的尾声这样总结。译林出版社社长葛庆文表示,《金字塔在中国:古埃及文明大展炼成记》通过翔实的叙述和生动的细节,展现了一场文化盛事背后的运作逻辑与深远影响。本书的出版标志着中国博物馆运营进入新阶段,为文明互鉴与城市发展提供了重要参照。
参观现场人山人海是开展一整年的常态
在上海博物馆人民广场馆的展厅里,观众对这本书十分期待,来自沈阳的观众高瑞雪表示:“确实很想购买这本新书,现场观看文物就能够想象上海博物馆人为这场展览所作出的努力。”
古埃及文明大展产生了巨大的辐射效应,成为商体文旅融合的重要IP
琳琅满目的文创周边让现象级展览叫好又叫座
上海书展期间,上海博物馆将联合出版社开展一系列活动,比如共同开启上博168嘉年华,邀请馆长、策展人、专家、本书作者一起对谈签售,并将现场与华为合作发布电子书。
《消失的法老》沉浸式探索体验,通过VR实现360°全方位欣赏胡夫金字塔
广升网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