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资网在线配资平台 推动市场准入放而有序 在市场中“长出”新业态
编者按:4月24日,《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25年版)》正式公布。从2018年首版清单发布以来,经过6年多的全面实践,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所蕴含的“非禁即入”理念早已深入人心。在一张清单、一个理念背后配资网在线配资平台,政府部门管理模式是如何随之调整的?企业市场活力又是如何被激发的?带着这些疑问,近期记者深入海南、云南、广东等地进行实地采访,围绕那些从市场中“长出”的新业态,探究问题的答案。
放宽市场准入从而激发经营主体活力,不仅需要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事项数量的缩减,更需要“证”“照”管理的衔接及准入后监管等各环节的协调配合,这也是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缘由所在。
面对新生业态不愿批、不敢批是当前多方合力破除市场准入壁垒的典型情形。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宽进”之后的有效监管配合是破除这类情形的根本之道。另外,各地还应强化事中事后监管能力,通过搭建定期排查机制、完善跨部门协同会商机制等,创新监管方式,最终保障市场准入能“放而有序”。
在市场中“长出”新业态
“告庄游玩三件套:逛夜市、拍旅拍、蹦傣迪。”入夜后的告庄西双景异域风情更为浓厚,身着傣族、哈尼族等民族服饰的游客们,以“星光夜市”、标志性建筑红砖大金塔等为背景,拍摄个人写真,力求“狠狠出片”。
告庄西双景在傣语中意为“九塔十二寨”,目前该区域集居住、商业、游览、餐饮、娱乐、节庆等元素为一体,已成为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下称“西双版纳”)的城市形象新地标。在这里,梳妆、服饰、摄影已发展成为一条完整产业链,笼括在“特色民族旅拍”这个文旅新业态中。
“本来到西双版纳是来看餐饮市场的,自己体验了拍照以后觉得旅拍行业挺好,然后我们就改行了。”原本在北京经营餐饮店的李老板在旅途中发现了旅拍“商机”,2023年5月第一家店开起来后,当年12月就拓展了新店面。
所谓“旅拍”,即旅行拍摄,这是一类融合了旅行与摄影的个性化服务业态。“经营主体活力达到一定程度,他们的经营需求以及对市场的前瞻把握,催生出旅拍这类文旅新业态。”云南省发展改革委有关工作人员对记者表示,如果政府部门在这个过程中服务不到位,很容易把这些市场活力扼杀掉。
政府服务与市场活力之间的联动关系,也是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实施以来地方政府部门的深刻感受。
证券时报记者从西双版纳州市场监督管理局了解到,针对此类新业态,西双版纳贯彻落实市场准入制度,优化旅拍行业市场准入审批事项,简化登记审批流程,推行“证照分离”改革,以及个体工商户智能无干预登记,简化“住所(经营场所)证明”等冗余材料,联合公安、税务等部门建立数据共享机制,实现信息互通互认,全覆盖实现“即申即办”,申请人通过自助终端30分钟内即可领取营业执照。
西双版纳州市场监督管理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2021年开始,当地旅拍行业经营主体呈井喷式增长。截至2025年4月10日,仅告庄景区就有旅拍经营户290户(企业22户,个体工商户268户),比2020年底增长383%,个体工商户占比92.41%。
长效工作机制提供保障
不过,新业态从野蛮生长走向健康有序的过程并非一蹴而就。记者了解到,过去单一业态权责边界清晰,政府审批、监管模式更为成熟;而多业态融合的新模式“从0到1”的发展过程之所以艰难,是因为没有现成监管规则参照执行。没有规则,相关部门很可能简单采取“一刀切式监管”模式,新业态也就无从谈起。
“‘因新业态监管空白导致政府不予审批’的情况与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要求的‘非禁即入’事实上相违背。”云南省发展改革委有关工作人员指出,当前之所以仍存在这种现象,是因为这些新业态多少与传统业态沾边,在相关工作规范尚未理顺的背景下,地方政府部门需要在放宽准入和有效监管之间进行平衡。
云南省发展改革委工作人员认为,对于新业态的市场准入最终走向规范大致有三个方向:一是对没必要甚至是额外设置的市场准入壁垒,要进行坚决破除,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此前向社会公开通报7期115个违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典型案例即属于这类范畴;二是明确行政审批、监管等各方面的标准,借助各类标准,以及行业协会自律等形式进行治理,推动新生行业健康有序发展;三是确需纳入负面清单的则应当及时纳入。
《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25年版)》公布同时,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还明确将联合开展市场准入壁垒清理整治行动。记者了解到,目前部分地区已组织开展整治行动。
“很多时候为什么有些地方能审批、敢担当,背后就是各相关部门在一起经过协调会商,对新业态的理解达成一致。”云南省发展改革委工作人员表示,目前西双版纳在破除市场准入壁垒方面已初步探索出一套长效工作机制。
西双版纳州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时介绍,首先需要通过前期定期排查机制和畅通市场主体投诉渠道收集问题线索,在具体破除环节,若牵涉范围小,则要求涉及部门对存在问题进行限期整改。
“如果涉及部门较多,特别是涉及上下政策之间互相矛盾,或者是部门之间政策条件互为前置,我们就会组织召开联席会议,把涉及的部门召集在一起,大家共同商议相关问题的破除及监管事宜等。”李时称。
加强市场准入全链条监管
2018年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全面实施之际,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要求政府从“重事前审批”转变为“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将监管关口后移,通过动态的、全流程的风险监测与管理,切实把该管的事管好,使市场既充满活力又规范有序。而这也是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反复听到的一个观点: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不仅仅是“一张单子”,更是隐藏在“清单”背后的系列配套制度变革,在“宽进”同时确保有效监管,是让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能真正可操作、能落地的关键环节。
《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25年版)》在“说明”部分专门提出综合监管要求,明确各级政府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坚决查处违法违规进入行为,依法依规对经营主体实施准入后监管,做到事前事中事后监管全覆盖,杜绝监管盲区和真空。同时特别提出,要推动构建政府监管、企业自觉、行业自律、社会监督互为支撑的协同监管格局,指明了下一阶段加强市场准入全链条监管的基本方向。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表示,这是要充分发挥政府、企业、行业、社会协同作用,以准入监管新理念、新机制保障市场准入“放而有序”。
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于2023年12月联合印发《关于支持广州南沙放宽市场准入与加强监管体制改革的意见》,支持广州南沙选取特定监管场景,探索将放宽市场准入与优化监管紧密结合,健全完善与放宽市场准入相适应的全链条监管体系,取得初步成果。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透露,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持续深化改革探索、拓展试点领域,为全国层面制度建设积累宝贵经验配资网在线配资平台,以优化监管机制保障放宽市场准入的政策红利落到实处。
广升网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